原标题:试点“党务+政务”,试点北京群众、党务企业集中区域将实现智能政务服务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今年,政务北京试点将智能政务服务终端引入党群服务中心,北京以更便捷地服务市民和企业。群众企业区域北京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将实到2023年,现智全市将实现在企业、服务群众集中区域智能政务服务的试点全覆盖。 据了解,党务今年,政务北京市政务服务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群众企业区域市科委(管委会)等部门,集中将实进一步将政务服务向园区、现智商务楼宇、商圈延伸,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着力推进81个村居、镇街、园区、商务楼宇“党务+政务”工作试点,重点打造36个示范园区、商务楼宇和商圈,并结合今年的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实现7000余个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工作,推动城市社区自助服务全覆盖和党群服务与政务服务工作融合发展,让企业、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在北京经开区,已有8个企业集中区域一体建设了党群服务站点和政务服务站点,覆盖企业逾1万家,今年已为企业累计提供咨询、受理、帮办服务2000次。在方便企业办理政务事项的同时,智能办事终端也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据北京市政务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党务+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引入智能办事终端,进一步拓展了政务服务范围,实现了任意服务站点“同事同效”办理。 具体来说,“党务+政务”服务可以提供三种服务模式:一,自助服务模式,设置集成式便民自助终端,摆放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以及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等宣传材料,由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引导企业、群众主动使用自助终端等设备,自助完成查询、缴费、打印等事项。二,智能服务模式,设置智能政务终端,配备导办人员,引导企业、群众与政务服务中心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人员一对一在线视频办理业务。终端可智能读取身份证、社保卡等信息,高清扫描上传电子材料,并采用回单柜代收纸质原件材料,同时对可作出审批决定的,使用电子印章当场出具审批结果。三,窗口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需求集中区域,推行线下“综合窗口”服务模式,由政务服务中心派驻工作专员,并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后台审批团队支持,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窗”式综合服务。 与此同时,“党务+政务”服务模式将实行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融合联动服务,全面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咨询、辅导网报、业务受理、证照发放等服务。结合企业、群众需求,定期组织职能部门主动上门开展服务,并对企业、群众政务服务诉求接诉即办、提级响应。 据了解,后续北京将通过三类工作试点扩展服务范围:在社区(村)层面,各区选取1-2个需求较多的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配置集成式便民自助终端开展试点工作。在街道(乡镇)层面,各区选取1个未与政务服务中心融合、需求较多、距政务服务中心较远的街道(乡镇)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配置智能政务终端和便民自助终端开展试点工作。在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层面,各区选取1个园区、1个商务楼宇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且未设立为企服务平台、需求较多、距政务服务中心较远的,通过配置智能政务终端和便民自助终端,并推行“综合窗口”模式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在81个试点党群服务中心逐步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