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价再降价”老套路为何难禁止

张涛
10月24日晚8点,先涨各大电商平台的价再降价禁止“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今年“双十一”大促进入实质性阶段。老套路近日有网友发现某平台在售的何难手机在悄然涨价。山东的先涨沈女士爆料称,某品牌同款型号的价再降价禁止手机,10月18日的老套路价格为2069元,10月19日忽然调至2469元。何难等到10月24日,先涨虽然价格有所回降,价再降价禁止但用完平台提供的老套路优惠券后为2299元,依然比之前贵了230块钱。何难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先涨提升,平台补贴活动走向日常化,价再降价禁止低价早已不再是老套路“双十一”的特殊优势,个别商品假借“降价”之名暗行“涨价”之实,早已让消费者生厌。今年“双十一”将至,一些商家又开始玩起“先涨价后降价”的把戏。这种老套路为何屡禁不止?
商家先涨价后降价,制造降价假象,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去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专门提到严格规范促销行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 ’、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先涨价再降价”难以禁绝,“双十一”期间价格顶风违规现象屡屡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小。商家修改价格的行为往往比较隐蔽,如果不是消费者有意识地对同一件商品进行持续跟踪,往往很难发现价格的变化。即使事后发现价格上涨,倘若没有对之前的价格页面进行截图,消费者也难以提供有力证据,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二是代价低。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在实际执法中,有关部门往往对“先涨价再降价”一罚了之,难以形成有效震慑。2020年12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对三家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不正当价格行为各处50万元罚款。这虽然属于顶格处罚,但在价格欺诈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先涨价再降价”,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戕害了电商行业健康的市场生态。有关部门不能坐视“先涨价再降价”成为“双十一”等促销季的老套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首先,建立“人防+技防”价格监督体系。在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的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商平台商品价格进行动态监测,对于不正当价格行为及时报警,从而解决监督难题,彻底打消商家的侥幸心理。
其次,提高价格欺诈违法成本。对于“先涨价再降价”等价格违法行为,除了依法处罚,还应责令商家对所涉及的消费者给予三倍赔偿,使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同时,将价格严重违法行为列入失信黑名单并予以公示,以便消费者用脚投票。
漫画/陈彬
相关文章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代工比卖鞋好赚?一年为耐克等大牌生产2亿双鞋,华利集团净赚27.7亿
来源: 时代财经继裕元集团、申洲国际后,又一家中国运动鞋服代工企业公布2021年业绩。4月7日晚间,Nike、Puma、UGG等多个国际品牌鞋履代工厂华利集团300979.SZ)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2025-07-0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王琳琳)4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宝马集团官方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全球累计交付量为596907辆含MINI和劳斯莱斯),同比下滑6.2%;纯电动车的销量为35289辆2025-07-08
- 韩寒导演的电影《四海》今年春节档上映,红星新闻记者从灯塔专业版看到,截至目前该片累计票房5.43亿元,相比韩寒此前的《乘风破浪》票房10.49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7.28亿元,《四海》的票房可谓断2025-07-08
- □记者 郭倩 北京报道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确保2022年四2025-07-08
- □盘和林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官宣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城市从之前的“10+1”扩容为23个城市,数量增长一倍,其中广州就在试点之列。试点名单扩大,说明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入新阶段,技术应用更成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