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人口第一大城,再次“易主”了

人口竞争,易主再生变局。中部
根据最新统计公报,人口2021年,城再次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364.89万人,易主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中部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人口
这意味着,城再次武汉以1364.89万的易主人口规模,反超郑州的中部1274.2万,重回中部人口第一大城之位。人口
在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城再次郑州曾以27万的易主领先优势,首次赶超武汉,中部晋级中部人口第一大城之位。人口
同时,借助人口回流,武汉城区人口有望迈过千万大关,与北上广深成渝津,共同位列超大城市。(参阅《最评级:7个超大,14个特大,6城集体晋级》)
武汉靠什么逆转?中部人口之争,谁是最大赢家?
01
武汉人口增长为何这么猛?
答案是,后疫情时代的人口回流。
不只武汉,湖北全省常住人口大增54.7万,仅次于浙江、广东,增量首次跻身全国第三,这在《16省,人口开始负增长了》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众所周知,疫情与人口普查时点重叠,由此导致武汉及湖北的潜在人口被低估。
2020年,武汉率先遭遇疫情冲击,生产生活一度停滞,部分劳动力外流。虽然疫情迅速受控,但这些人口未必第一时间返回武汉。
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时点是11月,当时疫情对武汉人口流失的影响仍未消除,这就导致人口普查数据存在一定失真。
不过,2021年以来,武汉经济强势反弹,人口持续回流。
2021年,武汉GDP达1.77万亿,同比增长12.2%,总量位居全国第9位。
与此同时,武汉常住人口迅速反弹到1365万人,与2010年相比,大增386万人,年均增长35万人。
就此,武汉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经济复苏和人口回流,但离巅峰仍有距离。
在疫情之前,武汉GDP总量位居全国第8位,直追成都,且与杭州保持一定领先优势。
疫情冲击之下,武汉仍未恢复此前的经济地位。
2021年与2019年相比,武汉与成都的差距从787亿扩大到2200亿元,对杭州的领先优势从850亿元变成-392亿元。
而从人口规模来看,虽然一年新增超过50万,但湖北常住人口规模仍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常住人口5830万,相比疫情之前2019年的5927万,少了近100万。(参阅《大拐点!16省,人口开始负增长了》)
无论如何,武汉及湖北经济人口变迁,足以证明疫情影响有多大、有多久。
02
武汉反超郑州,中部人口之争会否就此定型?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强省会,无论是经济比重、人口比重,还是对全省的影响力,都堪称省会的天花板。
从经济来看,武汉GDP比重遥遥领先,郑州则处于垫底位置。
2021年,武汉GDP占全省比重高达35.4%,与成都、西安共同位列三大强省会。
对此来看,同处中部的长沙为28.8%、合肥26.6%、南昌22.7%、太原22.5%,而郑州以21.6%的占比垫底,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如果以都市圈来看,武汉都市圈总体GDP占全省比重则超过60%,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长沙、合肥、郑州等都市圈,占全省经济比重也都超过40%,省会都市圈正在成为省域经济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参阅《官宣!第5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从人口来看,武汉常住人口占比同样遥遥领先,而郑州同样处于垫底位置。
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占湖北全省的1/4强,而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的占比均为15%左右,而郑州仅为12.9%。
可以说,中部6大省会中,只有武汉是名副其实的强省会,其他城市都还有一定距离。
所以,去年以来,长沙、南昌、太原纷纷提出“强省会”战略,做大省会的决心可见一斑。
03
未来中部人口第一城之争,或将在武汉与郑州之间产生。
目前,武汉常住人口1365万,郑州1274万,武汉相对郑州仍有90多万人的领先优势。
不过,考虑到人口腹地、经济首位度、人口首位度的巨大悬殊,郑州相较武汉,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常住人口第三大省,这为郑州打造强省会提供了强大的人口储备空间。
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常住人口规模高达9883万人,户籍人口规模过亿。虽然河南常住人口罕见下滑,但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仍非其他城市所及。
与之对比,湖北2021年常住人口仅为5830万,不到河南全省的6成,而武汉占比已经超过1/4,未来增长空间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当然,无论是湖北还是河南,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年轻人口到大湾区、长三角就业安家。
所以,如何留住本省年轻劳动力,同时吸引更多省外人口流入,则是两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重任。
04
中部6大城市,人口天花板有多高?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明确提及“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这意味着,强省会的大扩张或会戛然而止,而省会规模也面临天花板的限制。(参阅《严控撤县设区!大城市的“扩容”梦碎了?》)
根据各地2035总体规划,2035年武汉规划人口为1660万,郑州为1800万,长沙1550万,合肥1300万,南昌800万,太原680万。
与目前常住人口相比,郑州剩余增长空间最大,为525万。
合肥其次,超过300万;武汉、长沙再其次,接近300万,南昌、太原均有100多万的增长空间。
这意味着,如果简单参考规划,未来郑州有望重回中部人口第一大城之位。
05
问题是,全国人口已经接近负增长边缘,已有16个省市人口减少。
为何省会城市仍留出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这正是对强省会虹吸效应的自信。
虽然全国人口大盘即将见顶,固然全省人口规模开始萎缩,但享受各种资源集聚的省会,必然会成为例外。
这从人口数据就可见一斑。
2021年,武汉、郑州常住人口分别新增120万、12.5万,同一时期,湖北、河南两省分别增加54.7万、-58.2万。
这意味着,除了省会之外,大多数地级市人口都是负增长的。
而从2010-2020年的人口普查中看得更加清晰。
这是河南各地七普人口数据变动情况:
这是湖北各地七普人口变动情况:
可见,在武汉常住人口迅猛恢复的同时,湖北仍有多个地市面临着人口外流的尴尬,武汉在吸引外地人回流的同时,也加速对省内的虹吸之势。
郑州也是同理。当河南由于出生率下滑叠加人口外流而导致人口负增长之时,郑州借助对全省资源的虹吸效应,得以保持正增长。
省会恒强,这将是未来人口竞争的新常态。
相关文章
创新!浙江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日50人报名,缴够6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利息最低2.7%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新政实施一天下来,共有50人报名,接下来我们还将在13个社区推广。”今日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正式施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该市农业农村局党2025-07-09- 周四,比特币一度触及24000美元的水平,达到关键技术水平,并在1月的上涨基础上延续趋势。此前一天,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反通胀进程已经开始,这安抚了押注通胀下降的2025-07-09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 撸袖加油干 实现开门红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海淀区获悉,2022年海淀区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3.5%,成为全国第一个破万亿的地市级区县。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GDP过万亿的城2025-07-09
-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11月23日,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表示,北交所的成立,对于进一步优化提升北京金融产业结构,促进交易、2025-07-09
- 来源: IT之家作者:远洋2 月 5 日消息,在 2022 年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在科技公司中逆势而上。虽然、Meta、和推特等科技巨头去年裁减了数万名员工以节省开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但特斯拉2025-07-09
最新评论